眼下的PUMA很風光。
最新的2019財年第三季度業績顯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三個月內,全球銷售額同比增長17%至14.78億歐元,凈利潤增長29.7%至1.05億歐元,成為同期全球增速最快的運動品牌之一。
由此,這家德國運動品牌創下有史以來的季度最好表現,銷售額和凈利潤等兩項核心數據均創下歷史最高值。
鞋履、服飾和配飾分別同比增長16.9%、18.7%和13.4%,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49.6%微升至49.7%,營業利潤增長達24.8%。
亮眼財報發布后,PUMA全球品牌和營銷總監亞當·佩特里克(Adam Petrick)在接受CNBC采訪時談及公司未來發展。他特別提到,中國市場已經成為PUMA擴張全球業務的首要目標。
據悉,亞太市場是PUMA目前業績增長最快的地區,第三季度銷售額同比增長達28.5%,占據全球銷售總額約30%。年初PUMA表示,亞太地區大部分的增長來自中國消費者。
第二季度業績發布時,首席執行官比約恩·古爾登(Bjorn Gulden)還曾表示,中國市場保持高增速,有望在未來五年內比肩全球最大市場美國的地位。
為此,PUMA正在愈發看重中國這片潛力市場。
亞當·佩特里克說道:“我們正努力了解(中國)消費者的心態,了解他們感興趣的領域,并圍繞他們的消費意愿,為品牌產品提供相關的故事。”

趙繼偉是PUMA簽約的首位中國籃球運動員。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19年,PUMA曾連續簽下當紅演藝明星李現以及中國男籃隊員、CBA遼寧隊后衛趙繼偉,后者成為該品牌在大中華區第一位籃球運動員代言人,這被視為德國品牌押注中國籃球市場的開端。
在試圖增強與中國消費者聯系的同時,PUMA還在應對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影響,該公司表示已經將中國產品制造和采購占比從2014年的50%減少到2019年的20%。
但PUMA預期,受到關稅問題影響,今年第四季度利潤將遭到一定的損失。盡管如此,CEO比約恩·古爾登表示,公司不會通過提升產品價格來轉嫁關稅問題的負面影響。
除了中國市場之外,亞當·佩特里克認為零售布局和籃球品類是PUMA未來的主要增長點。

北美旗艦店。圖片來源:PUMA
近期,PUMA擴張其零售業務,以此在線下吸引更年輕的消費者。今年8月,位于紐約第五大道的北美旗艦店開門營業,與耐克、阿迪達斯等競爭對手之間只有步行的距離,這是品牌沖擊北美市場的重要一環。
這家北美旗艦店占地1.8萬平方英尺,約合1672平方米,是全美產品最齊全的門店。店里擺滿最新的運動性能和生活方式產品,涵蓋男性、女性和兒童等消費群,包括籃球、高爾夫、汽車運動和足球等品類,并推出獨家產品。
亞當·佩特里克表示,PUMA還有意增加與體育用品零售商的合作規模,將自家產品擺上更多貨架。
在品類方面,籃球業務則被視為PUMA業績攀升的關鍵。
2018年宣布重返籃球市場之后,PUMA簽約多位NBA球員,并成為聯盟官方市場合作伙伴。在公司業務層面,該品牌請來知名說唱歌手Jay-Z擔任籃球業務創意總監。
由于籃球運動在全球的影響力廣泛,這一品類成為PUMA戰略的關鍵組成部分,幫助提升品牌效益和業績增長。
“與Jay-Z合作意義重大,籃球是一項最能融合文化、嘻哈、藝術和時尚的運動,”亞當·佩特里克解釋其籃球戰略,“我們試圖講述故事,進入消費者的空間,使得聯系更緊密,品牌更有競爭力,并嘗試做一些有趣的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業績向好和資金充足,PUMA還在低調涉足其他領域。
近日,該公司與電競品牌Cloud 9簽署一項協議,為電競選手提供比賽服飾,并推出粉絲專屬服裝。
據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數據,2019年全球有1.94億人觀看電競比賽,其中79%的人年齡在35歲以下。PUMA表示,電競營銷策略是公司爭取“00后”消費者計劃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PUMA還進入智能穿戴設備領域——今年9月,該公司發布第一款健身智能手表,相關產品將在11月正式上市。不過,在相對擁擠的運動硬件市場,PUMA來得有些晚,市場效益如何仍有待觀察。
目前,PUMA在2019財年前三季度的銷售額達到40.15億歐元,較接近2018財年全年46億歐元的銷售額。
公司預期,2019財年銷售額同比增速約為13%,意味著首破50億歐元,這將是公司史上最高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