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帶著兩次大滿貫單打四強和兩次大滿貫女雙冠軍的榮耀,鄭潔曾在四川省網球管理中心副主任的崗位上任職三年,2018年9月辭去該職務后,她開始了人生的二次創業。
鄭潔的創業地點選擇在中國改革開放的門戶深圳,今年的WTA年終總決賽也落戶深圳。鄭潔與總決賽在這里不期而遇,她成為該賽事邀請的WTA“未來之星”項目導師。
對于辭職創業,鄭潔說,多年國外參賽經歷,讓她學到很多先進理念,她不想將自己局限于四川省內,更希望面向全國發揮作用,也希望擁有自己的俱樂部。
鄭潔去年10月在深圳福田區成立鄭潔國際網球俱樂部。除俱樂部之外,鄭潔創業路的另兩個項目分別是“鄭潔杯”青少年網球賽(2010年已開始)和推動校園網球。
選擇在深圳創立俱樂部,主要原因是2015年出臺的《福田區引進世界冠軍和文體名人暫行辦法》打動了她。
福田區把鄭潔作為網球人才引進,政府給予扶持政策。鄭潔的俱樂部位于福田區景田小學旁,附近還有兩所中學——福田外國語中學和科技中學。政府的支持政策包括提供場地、為俱樂部的孩子提供就近入學機會,俱樂部則需要代表福田區參加比賽。
俱樂部的運營分為兩塊,一是專業訓練,二是面向大眾經營。專業訓練部分,鄭潔的丈夫張宇擔任總教練,另外聘請了三位外籍教練、一位體能教練、一位生活老師和一位英語老師。
目前與俱樂部有協議的孩子有6人(9-12歲),孩子們上午上課,下午練球,周末加練,每天晚上英語老師為他們補課。特意配備了英文老師,是因為英語是網球語言,想走職業化道路,語言要過關。孩子們在俱樂部免費訓練,家長只負責食宿費用。
鄭潔解釋說,這批孩子的培養更多是為了“品牌”和“情懷”,目標是走職業化路線,當然也算長期投資,未來如果有了好成績,俱樂部再與球員談收益分配。
職業球員培訓目前完全是貼錢在做,需要大眾經營的業務來補貼。由于俱樂部只有六塊場地,所以大眾培訓的收入相對有限。大眾培訓前半年還掙不出場租費用,今年暑期開始,收入慢慢可以頂上場租,但整體上俱樂部還不賺錢。
讓鄭潔欣慰的是,專業培訓已經小有成果。在今年深圳市的比賽中,俱樂部代表福田區參賽,拿到了金牌第一和總分第一的成績,而去年福田區的排名還是第六。
今年的“鄭潔杯”青少年比賽也取得了突破,因為已經是第十屆,賽事逐步得到政府和企業的認可,這兩年完全可以實現收支平衡。
今年“鄭潔杯”被列入中國網協主辦的四個青少年積分賽事之一(另外三個是耐克杯、少兒聯盟和中巡賽),這四個賽事是中國青少年積分賽中級別最高的A類賽事?!班崫嵄币矎淖畛醯拿磕暌徽颈荣惏l展到今年的八站比賽外加總決賽,參賽人數從開始的幾十人劇增到如今全年共三千人。
作為獎勵,總決賽排名靠前的選手可獲得俱樂部訓練營訓練的機會,表現出色的小球員再送到日本的訓練營接受訓練。
在推動校園網球方面,鄭潔今年邁出了第一步。她與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合作,在當地35所中小學開展網球項目。鄭潔團隊的五名教練被分成四個組,去這些學校駐扎、指導。
教練組會在周末培訓學校的體育教師,以便當地教師可以更好地協助訓練。通過三個月的訓練和觀察,在各個學校選出部分學生成立校隊,校隊每天下午5-7點在室內館訓練。
訓練一年后,明年將組建校際聯賽,比賽成績好的孩子可以獲得當地升學上的支持,鼓勵更多人練習網球。鄭潔本人會定期與隊員交流。
五個教練的開支以政府采購服務的形式承擔,學生們不需要承擔費用。據了解,繼烏蘭察布市之后,山東泰安本月將成為鄭潔校園網球項目進駐的城市。
在青少年培訓中,鄭潔的感觸是,中國11-12歲年齡段孩子的普遍問題是有小升初壓力,到了12歲以后會分流,是否堅持打,家長會猶豫。其實,這個年齡還很難判斷是否是好苗子,家長通常不敢把打網球作為未來的賭注。因此想做青少年俱樂部,需要探索一條兼顧學業的路。
另外一個問題是,中國教練在培養球員時,更多偏重技術訓練,戰術灌輸得較少,所以中國球員進入職業賽時在經驗上吃虧,出成績的時間跟歐美球員相比也較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