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球衣,作為職業體育俱樂部重要的隊魂之一,不僅僅代表一支球隊的精氣神,更重要的是球隊文化的體現。隨著全球體育進入產業化時代,球衣也增添了濃厚的商業氣息,球衣的贊助商和廣告位收入逐漸成為各球隊的最重要經濟來源。
球衣贊助商
如何達到體育廣告的精準投放,相信贊助商們自有掂量。隨著球衣出現在球場、轉播畫面、電視新聞、雜志報紙,甚至球員的社交賬號里,贊助品牌也會擁有眾多的露出機會,并通過累積和強化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如此高的曝光率和覆蓋率也使得各大品牌對于球衣贊助青睞有加。

對于具有較高知名度的俱樂部而言,球衣贊助是競爭力的體現。巴薩、皇馬兩個豪門每年的球衣贊助收入分別達到近1.2億和1.4億歐元。隨著球衣贊助合同價值的不斷攀升,俱樂部在引援和支付球員薪水時更為從容。
球衣贊助是雙贏的合作。因巨額贊助費受益的除了俱樂部外,還有贊助商本身。阿迪達斯公開表示,在贊助曼聯球衣的10年合同期內,可以在自身的商品上使用俱樂部標識,10年內能將總計7.5億英鎊的贊助投資費用翻倍賺回。
胸前廣告位
對于歐洲大部分俱樂部來說,球衣的胸前廣告位是最值錢的。尤其是豪門球隊,單靠這兩項就能有不菲的收入。
作為全球最具人氣和影響力的俱樂部之一,曼聯俱樂部的球迷遍及世界各地。這為其帶來了極高的商業價值,無論球隊戰績方面起起伏伏,但贊助絲毫不受戰績影響,都是大手筆交易。
曼聯目前的胸前廣告是美國汽車名企雪佛蘭,他們每年為紅魔支付4700萬英鎊,而英超還有切爾西、阿森納、利物浦、曼城以及熱刺的胸前廣告費超過1000萬英鎊。

近百年來,巴薩胸前不用任何贊助商,它們拒絕商業化。但是當商業化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俱樂部需要越來越多的收入的情況下,巴薩球衣胸前這塊純潔的陣地也得出讓了。
巴薩為其球衣胸前廣告尋找了一個比較好的過度,從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到卡塔爾基金會,再到日本樂天,巴薩的商業化體現得淋漓盡致。

袖口廣告位
別小看袖口這個位置,能夠為球隊帶來的收益也不少。其實,許多聯賽都沒有明確規定球衣上的廣告位,但英超和德甲較為嚴格,袖口廣告位一直是其限制各俱樂部使用的位置。直到2017-18賽季,兩大聯盟才宣布,允許在球衣衣袖上添加廣告位。這樣一來,俱樂部又可以由此增加上千萬英鎊的收入。

英超這一新政實施之后,球隊的球衣左衣袖印制英超聯賽的標志作為臂章,右衣袖印制贊助商標志。以曼聯為例,他們與廚衛產品科勒(Kohler)達成俱樂部歷史上第一份衣袖廣告贊助合同,雙方簽約數年,合同價值1000萬英鎊。
不少球隊在政策開始初期就響應起來。切爾西在2017-18賽季前的鳥巢德比中,就已經穿上了帶有衣袖贊助的球衣亮相,其贊助商是胸前廣告橫濱輪胎的旗下產品——Alliance輪胎。此外,藍月亮曼城也與韓國的耐克森輪胎達成了每年1000萬英鎊的衣袖贊助協議。
球衣的銷量分成
在球衣的商業開發中,球衣銷售也是最復雜的一個環節。無論是俱樂部,還是體育公司,甚至國家稅收都可從中得利。

以英超平均售價為50英鎊的球衣為例。首先是原材料采購到制成環節,當中包括人工及物流費,體育用品公司將支付成本費用并獲得利潤。據研究顯示,其成本通常為售價的10%,而體育用品公司和零售商的分成可達近60%。一件成本約5英鎊的球衣,贊助商和經銷商可獲得的利潤就為30英鎊,是成本的6倍左右。
據了解,球衣銷售價格中還將有20%用于支付該國的稅收,這意味著成本、中間銷售環節及稅收就瓜分了球衣的九成收入。此外,每售出一件球衣,俱樂部也將得到6%的分成,其余則用于廣告、物流等費用。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作者:王筱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