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安踏正式揭幕“創中國跑力”品牌長期發展計劃,全面啟動安踏在專業跑步領域的科技革新舉措。同時,為深入開拓科技新領域,領跑智能化運動風向,安踏跑步開啟了與國內互聯網及體育頭部品牌咕咚的戰略合作。

在此次發布會中,安踏跑步也正式推出了A-tr∞n “創”跑鞋平臺問世后的首發之作——第一代安踏創跑鞋,推出“先吸震,后緩震”概念,重新定義極致跑感。
安踏進入跑鞋圈也帶來了自己在跑鞋領域的黑科技——Smart S.A.M,智能分子吸震科技材料,從吸震、緩震、抓地三方位全面打造震感降維的極致跑感。而且,在后跟Smart S.A.M強吸震效果作用的同時,中底的A-FLASHEDGE材料也展現了極佳的緩震性能。

2020年,在遇到重重阻礙的國產運動品牌來到了新的舞臺,以科技定局。
其實,諸如安踏、李寧這樣的頭部國產運動品牌都有著深厚的品牌積淀,正在經歷著從專業運動裝備到國潮品牌的轉型之路。但打造國潮品牌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隨時而動”,因此大家都難分伯仲。所以,科技領域就成為了各品牌的必爭之地,近年來,國產品牌在科技領域的投入幾乎占據了企業投資的半壁江山,可見“圈地戰爭”的激烈。
在這場“戰役”中各品牌都做了些什么呢?
第一個比較明顯的特點就是科技名稱做文章,中國風玩起來。每到國產品牌新品發布會,就是對廣大消費者“文化水平”的考驗,中華博大精深的漢語文化為各品牌提供了極大的“詞庫”,李寧與鴻星爾克的弜(jiàng)、以及李寧獨創的(bèng),從字形上就感覺耳目一新,從字音上也恰好反映了該項技術的主要特點。
從去年李寧跑鞋的科技推出后,今年在實戰籃球鞋上也有所應用。以馭帥13為代表的實戰籃球鞋位列各大視頻網站2020球鞋類TOP排行榜前列,網友紛紛表示李寧也可以這么“香”。今年李寧與杭州馬拉松合作,借勢推出的“絕影”跑鞋,主打弜科技。新款專業馬拉松跑鞋“絕影”系列無論是鞋型、配色,還是專業度都無懈可擊,收獲了眾多跑友好評,在主打專業跑鞋的前提下展現了國貨的科技實力,不過1699元的價格也讓普通消費者望而卻步。


除了在科技名稱上燒腦,科技本身也經得起推敲。
安踏在4月中旬推出了FLASHLITE安踏氫科技和安踏氫跑鞋2.0,以及經過認證的世界最輕運動風衣,一系列產品都要重新定義輕。針對FLASHLITE2.0,安踏創新團隊在材料研發上投入超過500天,200多輪的研發測試,鞋底經過各維度超過30多輪次的測試。

11月,以越馬為契機鴻星爾克推出應用“弜彈科技”的極風跑鞋,結合之前主打的“奇彈PRO”,鴻星爾克也在科技領域打出組合拳。新的奇彈PRO針對跑者需求,碳板面積擴大20%,重心位前移,滿足10KM跑步者及日常穿搭。

12月匹克召開未來科技大會,與科技“較勁”。現場包括3D打印設備、三維腳型
采樣、運動數據收集系統紛紛亮相,新產品的介紹維度包括“諧振論”、“沖擊論”以及“被動自適應”等干貨。此前匹克主打的“態極”科技“高分子智能材料P4U”,同樣被運用到運動外的其他領域,包括飛行防護頭盔、防彈裝備,以及鐵路、橋梁、文物保護等。

國產品牌在科技領域的異軍突起最大的受益者還是國內廣大的消費者,為了使這種“運動科技”風席卷人心,各大品牌發行的大伙版本都走性價比路線,在價格適中的基礎上還可以買到行業前沿的科技產品,加之各品牌百家爭鳴的局面,為消費者提供了廣泛的選擇空間。產品單一、性能低劣也不再是國產運動品牌的掣肘。性價比高,回頭客多,口碑良好,也是科技新國貨的第三個顯著特點。
無論是安踏的FLASHLITE,匹克的態極,還是李寧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已經成為國產運動品牌的行業準則。國潮風+新科技也成了競爭的主旋律。國產品牌越來越自信,國內消費者越來越信賴,形成了良性互動,國貨必能昂首于國際運動品牌之列!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