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體育學院發布《2021年中國健身趨勢》。自2017年起,上海體育學院與美國運動醫學學會合作開展中國健身趨勢調查,先后發布了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中國健身趨勢》,受到了國內健身行業的廣泛關注,極具權威性。
這份報告的發布,揭秘了2020年在疫情影響下人們健身行為的變化,同時也昭示了在后疫情時代的2021年的中國健身趨勢。

這份報告的調查結果包含了排名前20的大眾健身行為,報告顯示減重運動位居榜首,健康飲食、運動與健康從業人士培訓與認證、青少年體育、有氧健身緊隨其后,位列前五,排在6-10位的是核心訓練、私人訓練、功能性健身、健康指導和健身專業人士的許可,接下來就是運動損傷預防與康復、自由負重力量訓練、戶外活動、運動即良醫、雇用認證健身專業人士、自重訓練、健身結果測量、生活方式醫學、小團體私人訓練和移動設備運動App。
通過對比前兩年的健身趨勢報告我們可以看出,健康飲食、運動與健康從業人士培訓與認證、青少年體育、有氧健身、運動損傷預防與康復,都是因為疫情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影響,中國健身市場的新增趨勢。

通過這份報告,我們還可以看出,以減重為目的、以飲食調控和有氧運動為措施的健身內容,或許會是健身行業未來主要的內容發展方向。
這個并不難理解,近些年,中國肥胖和超重人口的增加率一直都不低,而2020年又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宅家之年”,在全民缺乏運動,減肥、減重自然在疫情緩解之后成了更多人踏入健身房的核心訴求,而健身房項目中的燃脂和塑形的熱度也一直居高不下。
與減肥、減重相呼應的是排名靠前的健康飲食和有氧運動,大家應該都在2020年發現了這樣一個現象——高蛋白代餐(輕食)到無糖氣泡水突然冒頭,成了2020年的飲食新潮流,而全民跑步的熱情也在2020年達到一個新高潮。

以上種種證明了在疫情肆虐下,人們開始重新思考“健康的價值”,對于運動和健身的需求也開始水漲船高。
在2021年這個后疫情時代,全中國甚至全世界人民將更關注健康,追求更健康的飲食結構、更合理的生活作息、更綠色的生態環境和更科學的生活方式。
鐘南山院士曾說過:“人類最好的醫生是免疫力,強大的免疫系統才是對抗病毒的根本。”而免疫力的提高,靠的就是健康的飲食和合理的運動。上海國際健身與健康生活展覽會(FIBO CHINA)主辦方表示,2021年,中國將力推家用健身、團體訓練、青少年訓練、水中健身、瑜伽、普拉提等蓬勃興起的健身項目,以促進全民身體素質的提高。
在這份《2021年中國健身趨勢》中,還包含了5種健身人群的分析維度結果。
由上表可知,健康飲食、健康指導、私人訓練、功能性健身、有氧健身和核心訓練是5種人群的共同趨勢,而不同的是,成年人群在增肌減重、運動損傷預防和康復方面有需求,青少年兒童在減重、預防近視、集體活動方面有需求,而老年和孕產婦更偏向社區健身和身心運動等。
當然,在健身房這個消費場景中,中國成年人仍是消費主力人群,老年群體、青少年群體則亟待培養。
不過,在中國老齡化嚴重的當下,疫情可謂是提升了老年群體的健康意識,并且改變了老年群體的消費意識,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投入到了科技的懷抱中來,支持藍牙傳輸數據和智能語音功能的血壓計、精準的體溫計以及新型多功能血糖檢測用品等產品也逐漸出現,并開始流行于老年群體之中,老年人觀念的改變,讓我國朝著“健康老齡化”的目標又邁出了一小步,而對于健身行業來說,未來,中老年健身領域將擁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疫情在客觀上改變了很多人的健身行為,也帶動了健身行業高速發展。在2021年,整個健身行業都將迎來一次大提速,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跟不上腳步會被淘汰,跟上腳步就能實現一次質的飛躍!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