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體育賽事版權在市場銷售過程中,如能形成多家購買者競價關系,那就是版權銷售的最優局面。
近日,持續了多月的新一輪英超在美版權爭奪宣告結束,從2013年開始在美國獨播英超的NBC擊敗來勢洶洶的ESPN、CBS,雙方簽下一份六年的傳播協議,總價值20億英鎊(約為27億美元)。

根據這份協議,NBC直到2028年都將英超聯賽在美國的官方轉播合作伙伴。轉播每個賽季的全部380場比賽。該協議還包括西班牙語報道的獨家權力。
在單一市場的6年合同達到這樣的數字,績效驚人,要知道,此前的1份6年轉播合約,NBC花費的價格是6.4億英鎊,這份合約讓英超的收入在北美地區一下子翻了三倍。

對于美國轉播權的爭奪,突顯出英超聯賽正如何打入美國市場。隨著像Netflix這樣的流媒體等流媒體服務,傳統的有線電視網絡正在為生存而戰,這使得最受歡迎的體育運動作為少數幾個人們希望現場觀看的娛樂類型之一,變得更加有價值。
迪士尼首席執行官鮑勃?查派克在9月份的一次會議上表示:“(電視上)觀看人數最多的往往是體育運動。”從有線電視供應商那里得知,迪士尼的ESPN頻道從每位訂戶身上每個月能賺到10美元,是其他任何有線電視頻道的4倍。

英超版權在英國本土銷售早已達到飽和,甚至出現一些微弱下降,而歐盟反壟斷法的約束,英超每次版權銷售,合同時長不能超過3年,但海外版權則可以進行更長期銷售,于是海外市場,變成了英超收入新增的努力方向。
10年來,英超都將北美和中國大陸這兩片體量最大的媒體市場作為主要突破方向,也一度在中國大陸市場獲得過數倍翻升的增長。

2017年,PP體育以三年5.64億英鎊拿下了英超聯賽2019-2022年三個賽季的獨家轉播權,這個價格幾乎是上一份英超在美國版權價格的兩倍!
但此后PP體育因經營問題,無力支付版權費用,導致雙方的合作不歡而散。接盤的騰訊體育僅以約1000萬美元的價格就拿到了上賽季英超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版權,相比PP開出的天價縮水了95%。
隨著騰訊體育在今年4月進行了組織架構的調整,MLB,NBA成本交給騰訊視頻,英超能夠在騰訊這里拿到一份更高報價的期望越來越小。最終,英超選擇和愛奇藝體育達成4年合作。

與此同時,英格蘭足總,也在努力進行足總杯的全球版權銷售,但績效就遠不如英超聯賽,海外版權收入合計僅單賽季1.25億美元。
上周,泰晤士報又獨家報道了足總杯版權在新的轉播周期收入大幅下降20%,主要原因就是中國市場無人問津。
為了照顧國際觀眾的轉播需求,足總杯周六往常下午3點(英國時間)的開球時間都將被延后。但這意味著很多比賽都將在北京時間后半夜才能開球,這對于中國球迷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哪怕有疫情連年侵襲,像英超以及北美的職業體育聯賽,仍然能堅持哪怕在空場環境下的運營,也使這些聯賽的恢復能力得到了保證。
而中超聯賽連續兩個賽季的賽會制操作,讓聯賽版權運營早已變得不再重要,而在7年前,中超也有過版權賣出5年80億的天價,各隊分紅破千萬的好日子。
而如今聯賽幾乎變得一文不值,球隊發不出工資,多支球隊瀕臨退出,賽事版權價格在中國成為一個笑柄。過去做賽事版權的公司如今基本轉行了。”不會有新媒體再投大錢了,沒跟你賽事要錢就不錯了。“
不尊重市場、不謹守市場秩序的職業體育賽事,長此以往,惡性循環,無怪乎中國的體育賽事無人問津。職業體育在中國,至少到今天,依然還是偽命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