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合消費市場的綠色風潮,科技和環保成為不少品牌追隨的“時尚標”,運動巨頭耐克不例外。
今年,耐克曾發布一份2018財年《耐克影響力報告》,介紹企業在減少環境污染和變革供應鏈制造流程等方面的情況。
該公司聲稱,2018財年,多達73%的耐克品牌鞋服使用可回收材料。
其中,第四季度,99.9%鞋類產品在制造過程中產生的廢料通過回收或能源轉化實現再利用。該公司還通過引進可持續棉花,節約320億升水。
2018年7月,耐克集團任命Noel Kinder為公司副總裁及首席可持續發展官,這位在耐克效力超過20年的老員工專門負責環保事務。
近日,Noel Kinder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根據2016年制定的計劃,耐克希望在業務規模持續擴張的情況下,2020年前實現環境影響減半的目標。
“長期以來,耐克努力減少環境足跡、變革供應鏈制造流程、減少碳足跡等,”Noel Kinder介紹稱,“一是從設計環節開始考慮環保問題,二是促進和工廠的合作。”
報告顯示,根據耐克SMSI可持續制造和采購指數,總計542家耐克全球簽約工廠符合其準則基線,占據工廠總數的93%。
Noel Kinder舉例稱,“我穿著的Nike Air VaporMax Random表面紡紗采用廢棄材料制成,Flyleather使用至少50%皮革纖維,Flyknit鞋面由再生滌綸紗線編制而成,我們還會使用回收的聚酯纖維。”
與此同時,該公司計劃在2025年前實現全球業務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并承諾2020年前率先在北美和歐洲完成這一目標。
據悉,2018財年,耐克在其自有及經營的設施中實現75%的可再生能源利用。
耐克方面表示,大中華區是全球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市場,同樣是其可持續商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在耐克中國物流中心,超過30%的電力由屋頂太陽能系統提供。耐克通過推進耐克門店加入綠色建筑評價體系LEED認證計劃,進一步節約能耗,比如耐克上海001已經獲得這一金牌認證。
“我們還反對一次性的塑料制品,員工在環保方面很有熱情,中國公司員工會自發進行跑步撿垃圾(Plogging)的活動,”Noel Kinder說道,“運輸方面,中國物流公司采用電力驅動的交通工具。”

今年5月,耐克曾發布一份材料循環使用設計指南 《Circularity: Guiding the Future of Design 》。
指南提出產品循環再生設計的十大準則,涉及原材料、可再生性、可降解性、綠色化工、再生包裝和商業模式創新方面的內容,推動可持續供應鏈的規范和標準化。
對此,Noel Kinder表示,“這是我們首次在整個行業開展合作,引用許多案例。今年是耐克再生材料Nike Grind誕生25周年,我們目前還在研究如何循環利用棉花,這會惠及耐克及整個行業。”
業績方面,這家運動巨頭繼續刷新其營收紀錄。截至2019年5月底的財年內,耐克集團全球營收391.17億美元,同比增長7%。
大中華區繼續領跑全球市場,全年營收同比增長24%至62.08億美元,息稅前利潤上漲31%至23.76億美元——這是耐克大中華市場年營收首次突破60億美元,同時連續第五年實現雙位數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