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普華永道發布一份體育行業調查報告。
從整體來看,這份報告為全球體育市場描繪出一幅積極的圖景,預計未來五年,全球體育產值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6.4%,這是一個較為健康的增幅。該研究指出,中國體育市場增長仍保持強勁。
與此同時,報告顯示,數字媒體版權將是未來五年體育行業增長的關鍵驅動力,這一領域的年復合增長率預計將高達9.7%。
普華永道強調,數字版權的潛力無限,但體育組織未必是產業增長的最大獲益者。報告認為,作為數字內容的生產者,部分掌握版權資源的大型科技公司或將成為受益者。
研究還指出,相比于數字業務,體育版權領域的傳統媒體業務“增長率要低得多”。據估計,傳統媒體業務同期的年增長率不超過4.1%,來自49個國家的590名體育行業受訪者表示,消費習慣的潛在變化是影響因素。
近兩年,數字平臺以及新興OTT服務(互聯網電視)對體育版權市場產生沖擊,傳統電視受到較大的壓力。
不過,普華永道認為,盡管OTT平臺在數字版權的增長中發揮重要作用,這種直面消費者的版權交易已經過了高價炒作的泡沫時期。從全球的市場格局來看,溢價購買體育版權的風潮已然結束。
調查結果顯示,多數受訪者表示OTT業務表現低于預期或令人失望,他們對其內容生產質量和長期收益持懷疑態度。因此,版權所有者在分銷過程中需要在資金和用戶之間做出權衡。
根據普華永道早前發布的《北美體育市場預測報告(2018-2022年)》,作為全球最大的體育市場,未來5年,北美體育產業收入的年復合增長率預計將達到3%,到2022年,總收入將高達803億美元。
其中,媒體版權、門票銷售、贊助和授權商品的市場規模分別為238億美元、212億美元、201億美元和152億美元。媒體版權的市場規模與年復合增長率(4.5%)均為最高,贊助、門票銷售和授權商品則分別為3.8%、2.2%和1.2%。
據悉,媒體版權已經在2017年正式超越門票銷售,成為北美體育產業最重要的細分市場。2018年報告預測,北美媒體版權收入將于2019年首度突破200億美元大關。
普華永道在報告中分析,體育媒體版權市場之所以被看好,一是因為觀眾收看習慣發生轉變,二是因為體彩合法化的大背景。
值得注意的是,最新報告強調,中國這片新興體育市場保持著強勁的增長態勢。
作為中國最受關注的賽事之一,今年7月,NBA宣布與騰訊續約五年,后者將繼續作為NBA中國數字媒體獨家官方合作伙伴,合同截至2025年,權益包括NBA賽事直播、點播、短視頻在內的全方位觀賽和互動體驗。
與此同時,合同價格則大幅提升,這份為期五年的合約金額預計高達15億美元,幾乎是上個五年周期的三倍之多——2015年初,騰訊以5億美元拿到2015-2020賽季NBA數字媒體獨播權。
據《紐約郵報》報道,相較于NBA,即使是關注度稍顯平淡的終極格斗冠軍賽UFC,同樣正在與中國互聯網企業洽談一份價值高達5年1億美元的轉播合同,阿里巴巴及騰訊均為潛在合作者。
中國體育產業發展獲得持續性的政策支持,國務院46號文件發布五年之后,如今,體育產業市場化改革再向前一步。
9月17日,國務院辦公廳曾發布《關于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強調推動體育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即將推出35項利好措施,刺激體育消費和體育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