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阿拉伯國家卡塔爾有意申辦2032年奧運會。
這已不是卡塔爾第一次申辦奧運會了。2007年、2011年,該國曾在申辦2016年、2020年兩屆奧運會的過程中扮演陪太子讀書的角色。國土面積僅1.1萬平方公里、人口不足300萬的卡塔爾是史上最小的奧運會申辦國,陪跑似乎命中注定。但如今情境截然不同。從資源匱乏的荒漠,到世界體育版圖中不容忽視的新興力量,卡塔爾的蛻變只用了十余年。2008年夏季,這一極度依賴于油氣經濟的中東小國,將文化與體育產業的建設寫進了指導性綱領文件《國家愿景2030》,提出“體育武裝國家”的口號,走上與過去截然不同的改革之路。
之后,卡塔爾曾成功舉辦過2016年多哈亞運會和2019年世界田徑錦標賽,即將到來的2022年世界足球杯也將由卡塔爾主辦。除本次計劃申奧之外,卡塔爾還在今年4月申辦了2030年的亞運會,最終結果將于11月出爐。
其實,在如今的全球大背景下,主辦奧運會已經不像以前一樣是一件“美差”了,世界各國也沒有以前那樣對主辦奧運會趨之若鶩。畢竟奧運會幾十個大項目和幾百個小項目,需要用到的體育場館極多,對場館的標準要求非常高,需要花費大量金錢,政府背負的財政壓力巨大。奧運會結束后,場館只能拆除或荒廢。辦奧運會大概率等于燒錢,賠本賺吆喝。
拿北京奧運會舉例子,除了鳥巢和水立方外,其他場館早已雜草叢生,無人問津。同樣,2016年里約熱內盧奧運會,巴西政府就因為投入太多資金,而導致背負巨大債務。2004年雅典奧運會,希臘政府背負的債務達到國民GDP的112%,不巧又遇上了金融危機,最終整個國家走向破產。
當然,申辦奧運會也是大有好處的。奧運會的舉辦能夠極大拉動內需,帶動旅游消費增長,并能展示國家綜合實力,提升國際影響力,卡塔爾此舉,也正是出于這種目的。卡塔爾經濟發展嚴重依賴天然氣出口,受限于國土面積和人口,只能向著發展旅游和文體娛樂產業的方向發展,舉辦奧運會之類的大型體育賽事,在拉動內需的同時提升曝光度和國際知名度,吸引更多海外游客,大力推動經濟結構轉型。
環顧全球,卡塔爾也不是沒有競爭對手,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印度尼西亞的雅加達以及印度都表達過申辦2032年奧運會的意愿,其中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場館搭建已經完成了80%,所以奧運會是否能花落中東,還需要耐心等待答案。
目前來看,申辦奧運會主辦權需要的五大基本條件,卡塔爾都能滿足。
1、國家必須具備舉辦奧運會的經濟實力。
2、國家必須政治穩定,社會安定。
3、國家必須是一個體育大國,體育事業蓬勃發展。
4、國家必須具有舉辦大型運動會的經驗,有能力辦好奧運盛會。
5、國家必須具備舉辦奧運會的設施條件。
卡塔爾是舉世聞名的天然氣資源大國,天然氣儲量位居世界第三,經濟實力出眾。卡塔爾的人均收入不僅是亞洲第一,也是世界之最。而且卡塔爾是一個絕對君主制的酋長國,政體穩定,社會安定。卡塔爾主辦過許多次國際性體育賽事,體育事業、經驗和場館設施都符合要求。

截至目前,國際奧委會尚未公布提交申辦該屆奧運會請求的截止時間,也未明確過申辦及公布結果的具體日程。考慮到通常而言,國際奧委會留給奧運會舉辦地的籌備時間約為七年,卡塔爾在2020年就宣布申辦從時機來說略有些早,但這也正體現了他們的迫切與雄心。
亞體資訊原創出品,轉載請聯系授權。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