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被鋪天蓋地的在線教育廣告洗腦了呢?
“只要9.9元”“清華北大名師”“培養邏輯思維”......
但是卻很少看到體育在線教育大肆宣傳,
這是為啥?

01
迎上在線教育的風口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在線教育板塊在股市有著不錯的表現,而且百度、阿里、騰訊等巨頭早已通過投資+自營的方式布局在線教育,內容主要以K12教育為主、輔以職業教育、企業家培訓等。
在教育培訓市場,學科、藝術、體育三足鼎立。
在疫情影響下,線下體育培訓難以開展,在線教育如此火爆,體育培訓順勢也在不斷探索線上授課。規模大的培訓機構選擇與第三方平臺合作,小規模培訓機構也通過社交媒體建立社群授課。

來源:根據網絡公開資料整理
02
家長買單不多
風口是迎上了,但是家長對于體育在線教育的認可并不足。
原因有兩點:一方面,學校不開學,家長擔心孩子學業跟不上,更多選擇學科類在線教育課程。另一方面,體育培訓的交互性極強,對場地、器材要求也比較高,線上授課方式難以滿足。
但是家長買單不多,體育培訓就不做線上課程了嗎?不,一定要做。
原因也有兩點。其一,借助互聯網平臺實施體育培訓課程,既是對原有課程的總結與提煉,也能達到一定的廣告宣傳效果。其二,疫情對體育培訓影響很大,部分機構已經倒下來了,要通過線上授課的方式保持與老客戶的的持續溝通,避免疫情后老客戶流失的問題。
03
疫情之后怎么辦
第一,探索多元的授課方式,開發場地、器材限制小的課程,提供更豐富的產品內容。如開發青少年體適能居家課程,利用沙發、桌椅、鞋等道具,設計兼具挑戰性和娛樂性的動作進行訓練,引導家長和孩子配合完成動作打卡。
第二,與社交媒體平臺合作,以MCN的形式打造體育培訓“網紅”。比如在抖音等短視頻平臺入駐,不同項目選擇不同授課老師作為主角,拍攝時間短、易操作的視頻課程,并結合實時熱點進行更新。
第三,與在線教育平臺合作,以O2O的形式提供體育培訓課程。體育培訓機構可入駐類似跟誰學這樣的在線教育平臺,或者大眾點評、58同城等本地信息平臺,線上接單、線下授課。
第四,與體感器材供應商或AI教學開發商等合作,探索居家體育培訓實施方案。如利用體感器材,開發乒乓球、網球等項目居家培訓課程。

亞體資訊原創出品,轉載請聯系授權。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