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勢,野馬分鬃,白鶴亮翅,摟膝拗步……” 在公園、廣場,我們常能看到許多老人穿一身太極服,或舞扇,或出手,或蹬腿,一套動作行云流水。
傳統觀念里,太極拳是具有中國元素的文化符號,是老年人“專屬”的養生活動,而隨著年初太極拳成為2022年達喀爾青奧會的正式項目,上周又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太極拳的推廣與普及變得更加年輕化、大眾化。
是文化,也是體育
作為中國武術的一個項目,太極拳自17世紀中葉在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村誕生以來,世代傳承,不斷發展,出現多個流派,并傳播至世界各地。據不完全統計,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練習太極拳者已達數億人。
![]()
太極拳是一種拳法,更是一種文化的外顯。太極拳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于一體,結合陰陽循環、中醫經絡學,將中國傳統天人合一的哲學觀念與養生觀念相融合,是一套剛柔并濟、內外兼修的拳法。太極拳對習練者的性別、年齡、職業、民族沒有限制,在修身養性、強健體魄的過程中,太極拳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平和、包容的心性,承載了中國傳統的文化基因。
![]()
從文化回歸其本質,太極拳的屬性就是拳術的特性。“文者,體也;武者,用也。”換句話說,太極拳是武術的一種,在弘揚推廣的過程中,不能顧此失彼,拋卻拳術的技擊性。從基礎的拳法上衍生出的太極劍、太極扇等器械套路既能增加趣味性,還能讓習練者體會到太極拳的勁法。2022年達喀爾青奧會中,男女太極拳全能小項中就包含了太極拳和太極扇兩個項目。
![]()
申遺成功只是助力太極拳發展的有力推手。早在上個世紀末,法國學者研究稱,中國的太極拳是符合有氧運動、休閑娛樂運動、終生運動三大特點的運動方式,會成為21世紀最流行的運動。
年輕的古老運動
太極拳古老嗎?古老。從誕生至今,太極拳經歷了300多年的演變與發展。太極拳年輕嗎?年輕。兩年后的青奧會上,我們能看到太極拳的年輕身影。
太極拳如何能贏得年輕人的“芳心”,在一眾潮流運動中脫穎而出?變化是必不可少的。
![]()
陳氏太極拳第十二代嫡系傳人陳斌在面對年輕化的太極拳時說道,未來可以通過簡化形式、調整教學順序等方式,讓青少年參與到非遺的傳承和普及中。學校、社會、家庭也可以營造太極拳的習練氛圍,進而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
從鍛煉身體、培養興趣愛好的角度來說,太極拳的運動強度中等,不同年齡段的習練者都能從中受益,很適合青少年學習。不論是從文化修養,還是運動健體方面,太極拳在多元文化傳播上具有獨特的作用。
![]()
申遺成功,太極拳必將迎來一波發展熱潮,而太極拳的傳播僅靠架勢,習練者不一定就能領會其中奧妙,所以對傳授者的要求也很高。近幾年武術界出現嘩眾取寵的事件不少,這類亂象容易使大眾對太極拳產生誤解。
就像溫縣政協副主席、原溫縣太極拳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導小組副組長嚴雙軍所說:“申遺不是終點,申遺的最終目的是讓更多人了解、認同、熱愛太極拳和傳播太極拳,讓太極拳為更多人的健康和社會和諧發展服務。”
我們相信,太極拳終將能以其文武之道滋養未來。![]()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